&esp;&esp;百姓逃入深山老林避难,汉家并不曾损失根基,死的都是那些舍不得财富的地主、官宦人家罢了。大多是门阀世家之人,舍不得祖宗基业。
&esp;&esp;“陛下,突厥百万铁骑南下,潼关即将告破,长安城已经不再安全,还请陛下迁都!”李林甫站出来,对着李隆基恭敬一礼。
&esp;&esp;身为李隆基心腹,李林甫知道李隆基在想些什么。
&esp;&esp;此时朝中一片寂然,迁都乃是大事,自然有人反对有人附和,一时间朝廷内犹若菜市场,争吵不休。
&esp;&esp;“莫要吵了,朕已经决定迁都幽州,幽州下有一条蓄势无数年的龙脉,乃是革新之脉!”李隆基打断了朝臣的话,眼睛里满是凝重:“迁都的地方朕都已经选好了,唤作是:蓟。日后我李唐便在蓟落叶扎根,定蓟为京都,迁移我李唐龙脉,牵引天下龙脉前往蓟。”
&esp;&esp;“陛下不可,皇城乃祖宗基业,龙脉更是不可擅自迁移,否则必然会有灭国之祸。更何况涿郡有大都督扎根,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陛下三思啊!”有儒家大臣走出来,面色苍白的行了一礼。
&esp;&esp;“陛下,龙脉关乎我李唐气数,岂能随意迁移?”
&esp;&esp;“陛下……”
&esp;&esp;呼啦啦的跪倒了一地的大臣,叫李隆基心中一阵腻歪,迁移京城自然会改变政治形势,影响到门阀世家的利益,这满朝文武盘根错节,怕是有八成不希望迁都。
&esp;&esp;“呵呵,莫要多说,朕心意已决!”李隆基根本就不给群臣反对的机会:“现如今长安城即将告破,朕已经决定迁都,尔等冥顽不灵之人,便留在长安为国尽忠吧。”
&esp;&esp;李隆基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一甩衣袍转身走入偏殿,如今八十万铁骑就在门外,朝中群臣敢留下等死吗?
&esp;&esp;若在寻常,迁都毫无机会,满朝文武绝不同意,但是现在?
&esp;&esp;不同意就自己留在长安城等死吧!
&esp;&esp;李林甫府邸
&esp;&esp;群臣汇聚
&esp;&esp;一干老臣面色凝重的端坐在大堂,李林甫不紧不慢的喝着茶水:“诸位,来老夫这里所为何事?”
&esp;&esp;“李大人,你乃天子亲信,乃是老臣、干吏,怎么会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若随意迁都,只怕事情后果不可预料!若是因此影响李唐国柞,我等如何面见李家先人?”有老臣痛心疾首的道。
&esp;&esp;“是呀,李大人您可不能跟着皇帝凑热闹,皇帝胡闹,咱们这些做臣子的怎么能任由陛下胡闹?理应劝阻才是!”
&esp;&esp;“李大人,您还应该上书劝劝皇帝啊……”
&esp;&esp;面对着一群忧心忡忡的老臣,李林甫冷然一笑:“诸位,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大军就在潼关城外,潼关随时可破,诸位何以教我?”
&esp;&esp;潼关城破,涿郡必然血流成河,等候众人的结局不言而喻!
&esp;&esp;“陛下欲要借机迁都,而且紫禁城早就在三个月前开始建造,诸位都是聪明人,有些事情不必我多说吧?”李林甫不紧不慢的道。
&esp;&esp;听着这话,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众老臣俱都是面色沉重下来。
&esp;&esp;很显然,天子是有预谋的迁都,不同意迁都的留在长安城唯有等死的下场。
&esp;&esp;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esp;&esp;“老爷,家当已经收拾好,只待一声令下,便可举家迁移”有管家走进来恭敬的道。
&esp;&esp;李林甫点点头,示意管家退下,然后才转头看向诸位老臣:
&esp;&esp;“各位,此事本相无能为力啊!这件事必然是涿郡在背后谋划,否则陛下纵使迁都,也不会落在涿郡地界,一山二虎可不是玩笑!此事背后有涿郡的影子,我劝诸位莫要动什么歪心思!”李林甫端起茶水,开始送客。
&esp;&esp;诸位老臣见此,却也无奈,没看到李林甫都开始准备搬家了吗?众人还能说什么?
&esp;&esp;关外八十万铁骑随时都可能杀进来将你屠戮,这就是将刀架在你脖子上威胁,你能怎么办?
&esp;&esp;不迁移?
&esp;&esp;那就等死吧!
&esp;&esp;第二日
&esp;&esp;说迁都就迁都,而且李隆基早有预谋,点齐长安城左右禁卫、兵马,开拨启程向着幽州而去。
&esp;&esp;浩浩荡荡的朝廷大军以及皇城贵妃、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