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欲小说>高辣小说>诸天我为帝> 第二十九章 “建文”回归(第四更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 “建文”回归(第四更求订阅)(1 / 2)

&esp;&esp;山河社稷印吸纳了蒙古最后的龙气,恢复了千分之一的威仪,再加上顾承本身的星力,总算能送几位小世界的臣子来辅佐。

&esp;&esp;但顾承没有召来早早跟随的黄裳、魏进忠,也没有选择大隋世界的文臣猛将,而是指定了两个人——

&esp;&esp;翰林院侍讲朱熹。

&esp;&esp;明教教主石元亮。

&esp;&esp;朱熹不是朱元璋认的祖宗,朱元璋是很有骨气的一个人,许多出身贫寒的皇帝,都想要认一门祖宗,杨坚是一例,就连李渊由于篡了表弟杨广的位,也要认李聃为祖,但朱元璋却拒绝了认朱熹为祖,他很明白地告诉天下,朕就是淮右布衣。

&esp;&esp;朱熹真正与大明有关系的,是朱熹理学被奉为统治思想,就像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熹理学也影响了社会各个阶层,甚至明清两代考科举,考的都不是孔儒,而是朱儒。

&esp;&esp;后世诟病的灭人欲也是从中而来,实际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是在南宋时呈给皇帝,为的是对士大夫阶层实施,约束官员贵族的道德提倡,不是对百姓做的。

&esp;&esp;可惜正如儒家阉割后被用于禁锢思想,朱熹理学当时不被重视,在元朝反倒兴盛起来,统治者觉得这套理论非常好,用着用着也就歪了。

&esp;&esp;相比起在南宋存在感不高的朱熹,石元亮更是江湖草莽。

&esp;&esp;作为明教教主,他被顾承驱策六大门派所灭,只身逃走,后来华山论剑定九绝时,本以为乾坤大挪移大成,能够畅快复仇,谁知那时武学障层次的高手,已经排不进前十,直接招安。

&esp;&esp;而明教造反了六百多年,终于在这里修成正果,直接立朝。

&esp;&esp;毫不夸张地讲,这两人与明朝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esp;&esp;但他们都是异界来客。

&esp;&esp;此朱熹非彼朱熹,此明教更非彼明教。

&esp;&esp;所以顾承现在要做的,就是为偷渡客颁发身份证明。

&esp;&esp;代表大明国运的五爪金龙一动,无形洪流化作金色手掌,对准天穹一捞。

&esp;&esp;轰隆!

&esp;&esp;冥冥中两股命数被摄拿,分别没入朱熹和石元亮体内——

&esp;&esp;一股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道命数,宏大广博。

&esp;&esp;一股是摩尼先知,日月同辉,圣火熊熊,蔓延四野,早已覆灭的明教命数,死灰复燃。

&esp;&esp;“以天子龙气定命数,再与合适的人身相合!真的能成!”

&esp;&esp;目睹朱熹和石元亮得命数庇护,气息与这个世界相合,顾承眼中暴起精光。

&esp;&esp;命数气运,往往在天子的一念之间。

&esp;&esp;比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百家的命数就断了,被硬生生斩断。

&esp;&esp;比如三次灭佛,佛教的气数也被打压,苟延残喘了好久才渐渐恢复。

&esp;&esp;只是破坏容易建设难,他参悟国运之力,半年来收获心得,此时居然一举功成,自然惊喜。

&esp;&esp;朱熹和石元亮却不知刚刚经历了多大的风险,莫名感到一种亲切感,不再惊惶。

&esp;&esp;“朕让你们来,是辅助一人,认祖归宗!”

&esp;&esp;顾承拍了拍手。

&esp;&esp;黑暗中,一位老僧缓缓走出,看向两人。

&esp;&esp;朱熹和石元亮都有些惊诧。

&esp;&esp;实在是这老僧的眼睛太过特别,已然不是饱经沧桑,而是能通过面相堪舆,洞悉天机,过去未来的一切秘密。

&esp;&esp;顾承淡淡看了老僧一眼。

&esp;&esp;老僧目光一敛,克制住职业病,重新回到隐姓埋名时的状态,整个人变得平平无奇。

&esp;&esp;世间再无泥菩萨。

&esp;&esp;顾承道:“他是朕的长辈,曾因治国无能,主动退位,隐居江湖,现要认祖归宗,你们左右护持,确保无碍。”

&esp;&esp;老僧也自我介绍:“阿弥陀佛!贫僧法号了凡,俗家姓名朱允炆,见过两位施主,有劳了!”

&esp;&esp;朱熹和石元亮不明就已,唯有领旨:“遵命!”

&esp;&esp;……

&esp;&esp;……

&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