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当着外人的面,两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
早干什么去了?
“人祖道友请恕罪!”
坐于一旁的太清连忙出声打圆场,却是心底一惊,暗自感叹。
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人祖只是光凭气势,便压得二位师弟抬不起头来!
“二位师弟,快快向人祖道友请罪!”
顿了顿,太清看向元始、通天二人,喝道。
“请人祖道友恕罪!”
通天被压制得胀红了脸,只好硬顶着压力抬起头来说道。
“请道友恕罪!”
元始也是差不多,他可不敢硬来。
“哼!”
李洛冷哼一声,这才收回气势,立时压力顿消,好似一切都没有发生般。
只不过,刚从地上爬起来的阐截二教弟子那狼狈模样,显示着刚刚那一幕的真实性。
“论道归论道,但诸位若是想打架的话,我随时可以奉陪!”
李洛仍然冷着脸,盯着元始和通天二人道。
“不敢!”
元始和通天皆低下头去,连道不敢。
和人祖打架,嫌命长了么?
他们可不想拿自己的小命,去尝试人祖的刀是否依然锋利。
“欲为神仙,先为君子;人道不修,大道远矣;人道是大道之阶,大道是人道之极;不有人道,安求大道?”
看二人服软,李洛也不知他们是否心服,当下又接着说道。
“天行有常,万物有范,一人之身心,唯有感悟一途,此乃天道也。”
太清想了想,接下话头说道。
所谓的天道,便是规则。
从小处来讲,便是太阳东升西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天地规则的外在体现。
从大处来讲,世界上所有的规则都是天道。
但人道却是不同,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皆为人道也。
修天道者,须摈弃人道的七情六欲,方可求得大道,为无情之道。
而人道者,却是顺应自身情绪,为有情众生之道。
二者之间,道途玄殊。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见二人的意见相左,接引开口出道。
“无量天尊!各行各道,九死无悔!”
太清闻言,点了点头,算是认可接引的话。
“善!”
李洛想了想,点头道。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
这是根据个人的性格、资质、悟性所决定。
谁也不能说他人的道便是错误,也不能肯定自己的道就一定对。
不到最后那一刻,最终谁胜谁负,谁优谁劣,又有谁知道呢?
无论是阐教教义,还是截教教义,甚至是佛门寂灭教义,人道都来者不拒。
去芜存精、求同存异、殊途同归才是人族,甚至整个人道该有的态度。
论道自然是不欢而散,也没哪个愿意再论道。
一时间,大殿的气氛便沉寂了下来。
“人祖道友,我等今日专程上门拜访,有一事想请教人祖道友!”
太清沉思了片刻,打破了殿中的沉静。
“哦?想请教我?”
李洛闻言,眉头一挑,倒是有些好奇。
难道这天底下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六位天道圣人联袂到访请教的吗?
“不错,我等想请教人祖道友,如何才能证得混元之道!”
太清的脸色看不出任何变化,语气略显恭敬的说道。
若是没他李洛的到来,或许天道六圣并不会怀疑。
毕竟,大家都是通过道祖鸿钧获得鸿蒙紫气,再立下大教、或是获得海量天道功德证道。
之前,诸圣也都心安理得,没有任何怀疑,并以自己能证道而沾沾自喜。
但是。
当人祖李洛证道混元之后,这一切都变了。
刚开始时,众圣都有些心惊,甚至怀疑是不是鸿钧道祖赐下了鸿蒙紫气。
或者说,是不是当年红云身死之时,那道鸿蒙紫气被人祖得了去。
后面,他们赫然发现,人祖证道之时,虽然有一道紫气一闪而逝。
但那根本就不是鸿蒙紫气,而是一种与鸿蒙紫气功能相同,但却又不同的紫气。
那么问题来了。
人祖证道之时,那道一闪而逝的紫气究竟是什么?
它又与鸿蒙紫气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和不同之处呢?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天道六圣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顶多是在脑海中一闪而地,瞬间就抛到了脑后。
但是。
眼见着自己的道行艰难提升,千万年来也只是微乎其乎。
而那人祖呢,以五行大道证道,没多久又显露出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