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4章(1 / 2)

&esp;&esp;箭矢在天空中划过一条弧线,向着敌人落去。

&esp;&esp;噗呲!噗呲!

&esp;&esp;关宁军士卒所用的箭头都是铁质箭头,还多是破甲能力很强的三棱箭头。

&esp;&esp;所以,哪怕是抛射,杀伤力也是相当的可观。

&esp;&esp;最起码,只要能命中的话,射穿蒙古人身上的皮甲是不成问题的。

&esp;&esp;更别说对这些穷哈哈的蒙古人来说,皮甲都是相当奢侈的装备,只有少量的贵族才能装备的上。

&esp;&esp;大部分的普通士兵穿着的都是一身皮袍子!

&esp;&esp;这些皮袍子看起来挺结实的,但也就能用于防护一些石质或是骨质的箭头。

&esp;&esp;面对关宁的箭雨,这些蒙古人的皮袍子和没穿也没区别。

&esp;&esp;基本上都能够轻而易举的贯穿!

&esp;&esp;甚至,箭矢在贯穿蒙古人的皮袍子之后,还能留有余力,继续将他们的身体贯穿。

&esp;&esp;并且,更重要的问题是,关宁军作为一只专业的军队,他们所用的弓都是制作精良的战弓。

&esp;&esp;最基础的战弓都要求要有八力,其中的硬弓甚至超过十一力。

&esp;&esp;个别猛将专用的强弓,弓力甚至超过达到了虎力的标准。

&esp;&esp;(ps:虎力的具体标准作者忘了,哪位大佬知道可以书评区补充科普一下。)

&esp;&esp;这个标准差不多是满清武力最巅峰时期,对于满洲八旗兵的战弓的要求。

&esp;&esp;而吴三桂作为一个恐满症晚期患者,对这个要求可以说是全盘照抄。

&esp;&esp;规定关宁军精锐所用战弓,最小也得是八力!

&esp;&esp;而一力,差不多就是六公斤,十二斤!

&esp;&esp;八力也就是四十八公斤!

&esp;&esp;这还是最差的!

&esp;&esp;完全可以说,这些关宁军精锐射出的每一只箭矢都是足以致命的。

&esp;&esp;而蒙古人所用的弓,基本上都只是猎弓。

&esp;&esp;让他们去射射兔子,黄羊等小动物或许可以。

&esp;&esp;但如果要拿这样的猎弓上战场,还想要射杀着甲的军士,那可就是在为难他们了。

&esp;&esp;其实,只要能看清楚蒙古人和满人之间的武备差距,就能理解为什么明末的时候,满人能将蒙古人按在地上揍了。

&esp;&esp;满人的箭矢射过来,几乎每一下都能要人命。

&esp;&esp;而蒙古人的箭矢射过去,却是连破甲都做不到。

&esp;&esp;现在战场上的情况也是差不多如此,在双方的骑射对决中,关宁军凭借着自己的武备优势,按着蒙古揍。

&esp;&esp;一枚枚箭矢如同不要钱般,不断的向着蒙古人射去。

&esp;&esp;有的是抛射,有的是平射!

&esp;&esp;但几乎没有例外,关宁军这边的每一箭都能达到破甲的效果。

&esp;&esp;而蒙古人的箭矢射过来,却是几乎不能对关宁军造成什么大的杀伤。

&esp;&esp;不少冲在前排的关宁军士卒都是浑身上下插满了箭矢,但却是依旧在坚持战斗。

&esp;&esp;对于这些披甲的关宁军而言,只要没被射中要害,就不是什么大事!

&esp;&esp;因为,蒙古人的箭矢完全不能够破甲,只是挂在了他们的棉甲上,仅此而已。

&esp;&esp;最多算是在给他们挠痒痒!

&esp;&esp;双方的骑兵如同两股并行的直线,擦肩而过。

&esp;&esp;一枚枚箭矢向着对方的阵列抛射而去!

&esp;&esp;一轮骑射对决之后,双方各自调整阵型,准备第二轮骑射。

&esp;&esp;两股洪流在宽阔的草原上分别绕了一个大圈,然后调转马头,向着对方杀去。

&esp;&esp;准备进行第二轮骑射对决!

&esp;&esp;崩!崩崩!

&esp;&esp;弓弦颤响声接连不绝,箭矢飞射,地面上躺满了一具具身上插着箭矢的尸体。

&esp;&esp;但十分明显的是,蒙古人的伤亡要比关宁军大的多!

&esp;&esp;“准备手榴弹!”

&es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