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还是年轻人会享受,我们这老土帽听都没听过什么咖啡里啡的。提神啊,能有多提神?昨晚我看报告睡完了,要不你给我试试?”
说着,徐师的左手从背后拿出来一只杯子。
姜望看着空空的杯子,抬眼看向领导:“我媳妇儿给我做的。”
“知道,就尝尝,回头我让我媳妇儿也做!嘁,臭小子就你有媳妇儿吗?”徐墉瞪眼看他,“不要搞特殊主义,要有集体精神!”
在徐师继续做思想道德教育之前,姜望勉为其难地给他倒了点咖啡。
他喝了一口,嗯声拉得老长,两眼发亮,指着旁边另一个水壶,“那壶里是什么?”
另一壶是奶茶。
苏林瑾第一次做下的茶叶多了,早上没让他们多喝,带过来也是让姜望分给同僚一块儿喝的。
他微微抬眉,看了眼徐师此刻垂涎的眼神,非常大方地给他倒了大半杯。
徐师嘬了一口,紧接着举起大拇指:“好喝!敞亮!”他拿着杯子得意洋洋出门,不忘留话,回头我让你徐婶去找小苏学学!“
“好。”
第二天,徐婶表情颇为复杂地拎着一笼小鸡崽敲开了他们小院的门。
听她抱怨完徐墉睁着眼在床板上烙了一晚上饼,苏林瑾笑了起来:“昨天我没轻没重的,茶叶下多了,看来以后还得把量减半。”
说完她慷慨地拿出乌雅送她的茶饼。
这茶饼跟她以前见的大茶饼不一样,小小一个,掂在手上不过半两的样子。
苏林瑾告诉完具体做法,徐婶就告辞了,走前留下小鸡:“我看你这几只鸡养得不错,就让警卫员帮忙去老乡那要了几只过来,瞧着怪有趣的。”
在大院养鸡不用花什么成本。
虽然基地有严格的食训要求不允许剩饭剩菜,但每天食堂都有不少黄菜叶和下水,养活这几只小鸡不在话下。
更何况,现在食堂新出现的风潮便是,端着饭盆站在小院墙外,就着里面的菜香下饭,丢饭盆里的米粒给小鸡作为报酬。
苏林瑾的小鸡崽们,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就这么吹气一样长大了。
自从徐婶从苏林瑾这里学会了奶茶的做法后,基地的奶需求量一下子提了上去。
徐师虽然有警卫员,可徐婶也不好意思天天使唤人家出去买牛奶。
于是,刘爱玲的采购清单里,多了一项东西,牛奶。
苏林瑾索性在她这里定了每天一斤的量,每天一人一小杯。
乌雅隔三差五地会给她送东西,都是不贵,但处处透着不寻常的小东西。
比如她送过一盆浓艳的花,植株个头不高,但花开得又密又美,小小的一株让她整个院子都是香的。
比如她送过一小块竹子的根,里面附了一张纸条,说只要把它埋在背阴肥沃的土壤里,来年她就能有一下片竹林。
又比如她送过新鲜采摘下来的鲜嫩青菜,还是江南才有的那种青菜。
在这一次次交接礼物的过程中,苏林瑾对乌雅传奇的人生又多了许多了解。
原来,她救了阿诗玛后,邦主为了感谢她送了她一大块金子。
但乌雅没有要,只是恳求邦主给她一个地方,她想定居在此。
身份和房子,邦主二话不说给她办了。
但除此以外,乌雅都没有再接受邦主的任何物质感谢。
她靠给阿诗玛上课赚生存所需的收入,确切地说,是除了吃喝拉撒之外照顾阿诗玛的一切。
阿诗玛很喜欢乌雅,认她做了干妈,还把自己的表姐范彩敏也介绍过来一起上课。
乌雅教他们汉字,教她们待客接物。
美丽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焦点。
边陲百姓热情奔放,这里的人结婚只需一根竹片,一根经过邦主审批和族长点头的竹片。
只要乌雅愿意,她可以换很多男人。
很多人表达了对乌雅的爱慕,其中包括隔壁邦主范宁。
范宁是范彩敏的阿爸,是十里八乡非常有名的鳏夫,据说拥有难以估量的黄金,更重要的是他有情有义,前妻亡故多年后他一直没有续娶。
当所有人都以为乌雅终于有了配得上她的男人时,她却斩钉截铁拒绝了。
苏林瑾回想自己在乌雅面前就像糙汉的感觉,对于美人持续的投喂让她有些受宠若惊。
但很快,蒋云落从北燕寄来的信让她精神一振,忙得没空去想乌雅的事。
信里说,北燕大学鼓励工农兵大学生和滇南扫盲班学员结对成笔友的事迹,上了人民日报!
这篇报道引发了很大的影响,有好几个单位捐钱捐物,很快,这些物资就要送到这个山沟沟来了!
在他们离开北燕的这两个多月里,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图书馆解禁了,书店重新有了新书,那些十年前就计划要付梓的书,陆续开始印刷上市,学校里的氛围也变了,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