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距离,仍不足够向祖宗交待,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学得不对吗?你有什么建设性意见吗?
梁道玄看过后深吸一口气。
当真好题。
然而旁侧却有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传来,再是唉声叹气。
“噤声!”
南衙禁卫不管题目难易,只让人闭嘴便可。
于是被题目震撼的一整排号间的考生又安静下来,只能听见飞速磨墨的细碎响动。
梁道玄一边磨墨一边推演,心道这样想来,选择王希元尚书来做这个出题官,想来也是梅相有所考虑的。去年的省试题目虽也有些难度,但过于温吞,今年给大家换个口味,倒不是不行。
按照自己未来二舅哥转达大舅哥再告知自己的说法,王希元尚书是刚强执理之人,做人与出题的风格果然如出一辙。
梅砚山虽然不愿意得意门生蹚浑水,但或许也有授意安排另外能力与水平都信得过的同僚来做这个主考。
除了对待国家取士为国抡才的严肃性与身为宰辅的职业操守以外,想来梅相自己也看出本次解试各道出题过于良莠不齐远超先前,埋伏的隐患也必然是朝前的,不如让个能出狠题下猛药的人来一视同仁,出前所未有之难题来彰显朝廷省试的庄严和公正。
高招。
问题是,梁道玄不禁起了诡异的念头,这姓梅的会不会是因为自己参考,所以来这一出“史上最难”啊?
仔细想想,自己可能也没那么重要,还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更有助于内心平和应对考试。
而且梁道玄对此也有自己的论断。
实权职位官吏出省试题目似乎是近几代皇帝的传统。为的是求问题策可试出宏言大义与实干韬略皆得之才。出题官自六部择,却也不能只着眼六部国事,大化之道同具体之术兼顾,才是策论优等好题。
因此,省试不单只考察本届士子,也是考察出题官吏能否以嘉言懿行行击玉敲金之美,筛择优士,上晋天子。
梁道玄想着想着自己都笑了,鉴于传闻中近半年户部之焦头烂额,大概王尚书真正想考的问题是:一个铜板怎么掰开两个花。
这种问题永远实际,但永远得不到答案,考不出国家需要的人才,断不定今科考生的超拔。
考生所读书之狭广、思考明辨能力之强弱、文章辞句书写之基本功这三项水平应当通过当下朝堂与国家的实际情况再结合书面问题,才能综合呈现。
这是省试的第一要义。
所以答题,也要以此三条,结合问题,条理分明地向考官展示自己出类拔萃值得中第的理由。
至此,腹稿已成,墨也磨毕,梁道玄提笔书写,全无停顿……
在他开始考试的半个时辰前,朝阳正升,小皇帝姜霖照常来向母后梁珞迦晨起请安。
他刚刚可以接受这个时辰起床,清净礼仪之后,先诵读弘文馆师傅为他选择好的简单易懂的本朝历代先祖圣训,这些圣训都是师傅自实录中选取的金玉良言与义方之训,不那么晦涩难懂之余,还有些趣味典故在其中。
早读之后,他便打着呵欠,为做天下孝道的表率,无论寒热晴雨的来向母后请安。
梁珞迦不是不心疼儿子,然而,既然他是未来的皇帝,那这条路上他只能别无选择。
好在姜霖适应得快,半年前还耍赖哭闹,半年后他已经能投入到他的角色中去。
梁珞迦也曾饱读经史,她知晓许多太后教养不是亲生的皇帝,必要经历诸多桎梏和猜忌,好在儿子是她亲生,有时严苛有时温柔,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在成长中免去了不少芥蒂。
但今天,她也心烦意乱的时候,儿子却十分不配合,先是斥责了身边的太监侍驾时奉来的茶不够温热,到了母亲的寝宫,更是说地龙不够热,最后低落的一言不发,一个人坐着,一会儿一动,一会儿一挪,不接她的话,也不答她的问,过一会儿只说不舒服,要去暖阁躺会儿,可去了后里面安静得诡异。
孩子静悄悄,必然在作妖。
梁珞迦也不是一味慈柔娇惯儿子,她迫使自己静下心,去到暖阁内,只见姜霖缩在榻上,拿着一个竹编的小兔,从卧榻靠窗一侧垂帷的珠丝璎珞上拆线下来给兔子编尾巴。
看她进来,姜霖还算懂事,叫了句乖乖甜甜的母后。
梁珞迦认识这兔子,儿子身边这类民间的小玩意儿,都是梁道玄入宫时捎带来的,虽比之御用造物粗糙且廉价,却都是姜霖从未见过的奇思精巧之物,很让小孩子着迷。
见此情形,她也明白了儿子低落的缘由。
“霖儿是想舅舅了吧?”
梁珞迦坐向踏上,姜霖立刻贴到母亲臂弯内侧,鼓起脸蛋:“舅舅都半个月没来看朕了。”
这两年来,每隔三两日,梁道玄就会入宫,要么陪自己说说话聊聊天,要么就去全身心带孩子,可谓是历史上最像舅舅的外戚。
省试前,虽读书课重,梁道玄尽量带着书保持三四日入宫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