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傅让潮的暗中助力和“雅韵”团队的积极沟通下,局面逐渐打开。
首批十几个省市的文旅局,包括几个重量级旅游城市和一些颇具特色的中小城市,正式签约入驻“雅韵”。
一场由“雅韵”主导,旨在用短视频语言重新讲述中国城市故事的大幕,正缓缓拉开。
首批官方文旅账号入驻“雅韵”后,并没有立刻掀起惊涛骇浪。最初发布的内容,大多还带着些许试探和拘谨,数据表现平平。项目组内部,也隐隐有些焦虑。
沈芜却很沉得住气。她心里清楚,转变观念、找到感觉,都需要时间。
她让运营团队加强与各文旅局的沟通,分享成功案例,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内容建议,并利用平台算法,对这些官方账号进行精准的流量扶持。
转机,出现在半个月后。
第一个“出圈”的,是来自川西高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理城。他们的文旅局长是一位皮肤黝黑、笑容腼腆的康巴汉子。他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笨拙却真诚地对着镜头介绍家乡的赛马节、格聂神山、牦牛肉干。他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专业的拍摄技巧,甚至偶尔还会忘词,但眼神里的纯粹和对家乡的热爱,透过屏幕直抵人心。
一条他骑着白马在草原上奔驰,配文“我的家乡,美得很!”的短视频,意外地火了。
用户们被他身上那种未经雕琢的野性与纯真所吸引,纷纷留言:“太帅了!”“想去理城!”“局长,你还缺秘书吗?”
理城文旅局账号一夜之间涨粉百万。
“康巴汉子局长”成了网络热词。紧接着,他们又发布了更多展现当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视频,每一条都反响热烈。
理城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城,迅速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诗与远方”。当地的旅游咨询量暴增,连带牦牛肉干都卖断了货。
理城的成功,像一个范本,点醒了其他还在摸索的文旅局。大家意识到,放下身段,展现真实、有趣、有人情味的一面,才是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密码。
紧接着,第二个爆款出现了——来自以历史文化厚重著称的古都洛城。
洛城文旅局没有选择宏大叙事,而是另辟蹊径,推出了一系列名为“博物馆奇妙夜”的短剧。
他们联合当地博物馆,让文物“活”了过来。视频里,唐三彩仕女俑会吐槽减肥难,青铜爵会抱怨自己酒量差,石碑会用rap唱出自己的“生平履历”……这些脑洞大开、幽默风趣的内容,配上精致的特效和考究的服化道,迅速俘获了年轻用户的心。
“洛城也太会玩了吧!”
“哈哈哈哈,笑不活了,原来文物也这么有梗!”
“看完视频,立刻买了去洛城的机票!”
“博物馆奇妙夜”系列不仅让洛城文旅局账号粉丝暴涨,更直接带动了当地博物馆的游客量,尤其是夜场参观,常常一票难求。他们还顺势推出了系列联名文创,上线即秒光。
随后,h州文旅的“跟着宋词游w湖”,用唯美的镜头和诗意的旁白,将w湖的四时风光与宋词意境完美融合,被誉为“每一帧都是壁纸”。
g州文旅的“老g味道”,深入街头巷尾,探寻即将消失的传统小吃和手艺,勾起了无数人的乡愁和食欲……
一个又一个城市,通过“雅韵”平台,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成功“出圈”,实现了口碑与流量的双丰收。
这股由官方下场引领的地域文化风潮,在“雅韵”平台形成了燎原之势。
用户们不仅追捧这些官方账号,更激发了强烈的创作欲。他们开始拍摄自己家乡的美食美景,分享本地人才知道的隐藏玩法,甚至自发组织线上线下的地方文化交流活动。
“雅韵”彻底火了。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短视频平台,更像是一个流动的、鲜活的“中国地理文化百科全书”。用户在这里,不仅能娱乐,更能发现、了解、爱上不同地域的中国之美。
平台的商业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广告商纷至沓来,点名要与爆款文旅账号或相关内容合作。
沈芜之前设想的“内容即商业”模式也大获成功。理城的牦牛肉干、洛城的文创产品、h州的龙井茶、d镇的瓷器……通过视频内嵌的购买链接,销量惊人。“雅韵”从中获得了可观的佣金收入。
仅仅半年时间,“雅韵”就实现了盈利,并且利润额远超预期。平台的估值也一路飙升,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目光。
在年底的项目总结大会上,沈芜看着台下兴奋不已的团队成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各位,”她清了清嗓子,会场立刻安静下来,“‘雅韵’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努力和付出。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公司将拿出净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作为年终奖金,发放给项目组全体成员。同时,启动第一期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核心骨干成员将获得相应的期权。”
话音刚落,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
情欲小说